,Top Tài xỉu online(www.vng.app):Top Tài xỉu online(www.vng.app) cổng Chơi tài xỉu uy tín nhất việt nam。Top Tài xỉu online(www.vng.app)game tài Xỉu đánh bạc online công bằng nhất,Top Tài xỉu online(www.vng.app)cổng game không thể dự đoán can thiệp,mở thưởng bằng blockchain ,đảm bảo kết quả công bằng.
近日,欧盟对俄罗斯石油产品限价机制及禁止通过海运进口俄罗斯石油产品的制裁措施正式生效。七国集团(G7)和澳大利亚紧随其后,也采取同样限价措施。这是继2022年12月对俄罗斯原油实施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后,西方国家再次对俄石油产品出口采取限价举措,也是自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欧盟第三次在石油领域对俄罗斯施加制裁。
饱受能源供应短缺、能源价格飙升、通胀高企等困扰的欧盟,在对俄能源制裁之路上越走越远。欧盟能源危机何时能解?这个问题恐怕短期难有答案。
手握对俄石油制裁“底牌”
欧盟委员会2月4日发布声明称,对俄石油产品限价机制涵盖俄罗斯出口的所有石油产品,对于汽油、柴油、煤油等较贵产品设定每桶100美元的价格上限,对较便宜的石油产品如燃料油、石脑油等设定每桶45美元的价格上限。如果俄罗斯向第三方国家出售石油产品的价格高于上限水平,采取限价措施的国家将不再提供贸易、保险、金融和运输等方面服务。欧盟凭借其在全球海上运输保险服务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握有对俄罗斯石油限价的最大“底牌”。
此前,欧盟已发起两轮对俄石油制裁。2022年6月,欧盟宣布禁止通过海运进口俄原油和石油产品,但暂不制裁经管道输送至欧洲的俄罗斯原油和石油产品,禁令于今年2月5日生效;2022年12月,欧盟、G7及澳大利亚对俄出口原油设置每桶60美元的价格上限。欧盟近日表示,将对价格上限进行持续监测,并在未来进行酌情调整。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称,欧盟、G7和澳大利亚对俄罗斯石油价格上限达成的协议,“将在我们全球联盟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削弱俄罗斯推进乌克兰危机的能力”。
针对欧盟制裁措施,俄罗斯此前宣布,自2月1日起,正式禁止向在合同中直接或间接使用设置价格上限机制的法人实体和个人供应石油,这一法令将持续至7月1日。俄能源部表示,俄方拒绝与以任何形式执行西方限价措施的贸易商合作,西方国家对市场机制的非法干预扰乱世界能源供应,有关国家应共同努力加以修正。
“欧盟对俄制裁的核心目的就是通过限制油价,压缩俄石油出口的利润空间,降低俄财政收入,削弱俄经济实力,迫使俄早日终止俄乌冲突。”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认为其面临时代转折,安全成为主要挑战。为此,欧盟宁愿承受经济受损的代价。
制裁“双刃剑”伤人也伤己
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首席分析师伊戈尔·尤什科夫近日表示,西方国家将遭到限价措施反噬,“人们不应认为制裁只会单方面起作用,制裁始终是一把双刃剑”。
数据显示,欧盟国家进口俄柴油数量在2022年达到了2.2亿桶,占总进口份额的一半。今年初,欧洲国家对俄柴油的采购量已经达到了每天60万桶,创下新高。为“斩断”对俄石油的长期依赖,欧盟正经受“切肤之痛”。
丁纯分析,石油是重要大宗商品,也是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事关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行。能源价格是推动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油价高企势必推高欧盟通胀水平,影响相关制造业企业的运营,对欧盟能源转型、工业生产、社会民生带来一定冲击。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欧盟为寻找俄罗斯能源的替代品,转向其他国家谋求多元化能源进口,提高了中东、非洲、美国等石油出口国和土耳其等能源管道过路国的要价能力和话语权,实际增加了欧盟能源支出和负担,致使欧盟能源对外依附性不减反增。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禁令实施前,欧盟已经从美国、中东和印度进口柴油,以取代原本来自俄罗斯的能源供应。英国《经济学人》报道称,制裁者已经帮助俄罗斯找到了规避石油禁运的方法,“禁运的一个主要影响是俄罗斯柴油将不再直接到达欧盟。印度或沙特等国家从俄罗斯购买廉价石油,在他们的炼油厂进行加工,最后将柴油卖给欧洲”。
“长远来看,为缓解能源危机,欧盟必须推进能源转型,但能源转型需要大量政府财政投入。”王义桅认为,目前,欧盟面临通胀高企、欧元贬值、供应链紊乱、罢工潮迭起等多种问题。欧盟内部在新能源运用方面步调并不一致,难以通过碳税等统一财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欧盟在能源转型方面的整体行动能力受限,转型能否顺利推进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全球能源市场不稳定性加剧
“欧洲能源危机远未结束,欧洲真正的凛冬将在2023年冬季到来。”意大利欧洲问题研究中心高级能源经济分析师德莫斯特内斯·弗洛罗斯的预测并非耸人听闻。
欧盟面临的能源困局直接迟滞了经济复苏的步伐。欧盟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1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8.5%,仍远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目前,许多欧盟成员国经济仍处于接近零增长的停滞状态,未能彻底摆脱衰退风险。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2022年四季度GDP环比下降0.2%。德国联邦统计局表示,主要原因是受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德国进口能源成本猛增。
国际能源署日前对欧洲2023年的能源供应形势“敲响警钟”,认为欧洲不应因近期能源价格有所下降而放松警惕,敦促各国政府立即采取行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
王义桅分析,欧盟内部在对俄石油限价问题上有较大争议。以匈牙利、德国为代表的对俄罗斯能源较为依赖的国家,很难真正限制甚至中断从俄罗斯进口能源。一些财政负担较大的国家,也很难通过国家财政政策,抵消能源价格上涨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然而,欧盟最终达成对俄石油限价共识,也反映了欧盟政策受美国影响较大,许多欧盟内部的跨大西洋主义者、亲美势力对欧盟政策制定发挥较大影响,欧盟战略自主性正在降低。
《经济学人》指出,西方对俄石油限价最令人担忧的影响是,全球经济加速“脱钩”,并进一步导致生活水平恶化。其他石油生产国将被迫卷入大国博弈,为自由贸易设置诸多政治前提。
“欧盟等西方阵营一起对俄石油限价,明显扭曲了全球石油市场运行规律,加剧能源价格波动的不可预测性和国际能源供应格局的不稳定性。”丁纯认为,目前,俄欧双方仍在就石油定价问题展开激烈博弈,欧盟内部分歧仍存,未来双方在能源问题上的博弈结果有待观察。
评论列表 (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