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做一些规模较大的宣传活动时,应该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不是只为了效果惊人便任意妄为。《礼记·中庸》中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如果没有做好准备或者相关调查,那幺小则活动失败,大则可能酿成悲剧。
01
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上开始热衷于各种公益慈善活动。以一些明星演唱会以及大型活动为背景的慈善募捐活动层出不穷,1986年,美国一个慈善劝募机构决定举办一场公益募捐活动。这场活动将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公共广场举行,在这次活动上,主办方计划放飞200万个气球。
▲准备放飞的气球
这场活动如期举办,实际放飞了150万个气球,尽管没有达到主办方原本的计划,但这个数量也创下了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不过,这个世界纪录此后大概不会再有人试图去打破,因为这场活动根本没有经过严谨可行的科学考量,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组织者付出的赔款,远远超过活动上募集所得的善款。
▲城市上空的气球航拍
,,trc20怎么转换erc20(www.u2u.it)是最高效的ERC2换TRC20,TRC20换ERC20的平台.ERC2 USDT换TRC20 USDT,TRC20 USDT换ERC20 USDT链上匿名完成,手续费低。
主办方采用氦气球,这是因为氦气球比氢气球安全得多,虽然氦气密度稍大,但是上百万个氦气球所产生的牵引力依然极其惊人。想要实现200万个气球同时升空,首先要解决它们的固定问题。最终活动策划公司准备了一个接近三层楼高的网状罩子,所有充气后的气球将被放入这个罩子内,等到放飞时间扯开网罩,便能同时放飞这些气球。
02
这场活动做足了前期宣传,在1986年9月27日举办时,克里夫兰广场上人潮涌动,仅是学生义工就达到2500名。这些义工这一天每个人都将气球充气并绑好几百个气球,来到募捐现场的人捐出一美金就可以赞助两个气球。来到这里的人们,纷纷慷慨解囊,这一天就像过节一样热闹与欢乐,气球接二连三的被充好放入网中。
▲放飞气球瞬间
很快,五颜六色的气球便遮天蔽日,人们纷纷拍照留念,期待着放飞的那一刻,但此时一场危机已经渐渐逼近。一般来说,氢气球或者氦气球飞上天后,要么由于气体泄漏,气球会掉落回地面,要么飞到更高的高度后,由于空气稀薄,气压变化后爆炸,气球残骸也会掉落地面。
▲天空中漂浮的气球
不过由于气球质量很轻,所以就算掉下来也不会对人们造成什么伤害。但是如果上百万个气球放飞失败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很快,这一天的活动收到了第一个意外消息,主办方从天文台得知俄亥俄州暴雨将至。这对主办方来说是个坏消息,因为一旦下雨活动便会被迫停止,人们肯定会纷纷散去。
评论列表 (0条)